印度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在新兴市场中的领导力展望
随着印度逐步确立其在全球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的枢纽地位,新出台的政策、持续增长的投资以及权威国际报告共同揭示了该国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潜力与面临的挑战。
得益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数据中心生态系统的不断扩大,印度正快速确立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关键角色地位。多项积极政策的实施、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稳步增长,以及市场对数字服务需求的提升驱动了当前的发展势头。
截至2024年,印度已累计吸引超过6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相关预测显示,到2027年这一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据估算,印度的人工智能产业预计将在2030年为国民经济贡献约4000亿美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其《2025年技术与创新报告》中,对印度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全面阐述。
投资与市场表现
印度数据中心行业在2023-2024财年的估值已达100亿美元,自2019年以来其容量增长了139%,从590兆瓦提升至1400兆瓦。根据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3月,该领域的资本投入总额达到42亿美元,其中股权融资为26亿美元,债务融资为1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累计投资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移动互联网使用以及云服务需求激增的推动。
最活跃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孟买和金奈等地区,这些区域占据了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0%。其中,仅孟买一地便占全国IT电力容量的近一半。此外,诺伊达、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和浦那也已成为重要的数据中心。在过去五年中,为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已累计收购约440英亩土地,而海得拉巴凭借占据69%的土地收购份额位居首位。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可持续性
2024年3月7日,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拨款1073亿印度卢比(约合12.4亿美元),专项用于人工智能专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印度正加速向人工智能就绪型基础设施转型。这些设施专为支持高密度计算工作负载而设计,采用液冷技术、高达2500千克/平方米的地板承重能力以及节能型架构。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预计将在2030年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4000亿美元,下一代数据中心将成为推动数据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边缘数据中心目前正逐步在印度的二线和三线城市(如斋浦尔、科钦、维沙卡帕特南、布巴内斯瓦尔和巴特那)部署。这些规模较小且分布式的设施能够有效减少网络延迟、提升响应速度,并为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及5G应用提供实时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持新兴技术的发展需求。
印度正积极推动数字增长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实现。根据国家规划,印度预计到2030年将建成50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于2070年达成净零排放目标。在此背景下,包括AdaniConneX在内的私营运营商正在全国主要大都市区域投资建设完全依赖绿色能源的数据中心。
印度各邦积极竞逐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布局与投资机会
中央政府推出的政策,例如允许100%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自动审批途径进入数据中心领域,吸引了包括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微软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在内的全球领先企业布局印度市场。根据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的预测,仅在2025年,印度的数据中心行业预计将吸引50亿美元的年度投资。此外,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特伦甘纳邦等地方政府通过提供资本补贴、税收减免,并将数据中心定义为关键基础设施服务,进一步推动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5年4月,安得拉邦政府与谷歌公司正式签署了一份关于在维沙卡帕特南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谅解备忘录(MoU)。与此同时,中央邦政府成功启动了印度首个专为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得益于政策改革的支持以及专项基础设施拨款的投入,标志着印度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城市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成熟水平。例如,浦那市在其30个交通信号灯处部署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自适应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显著减少了出行时间并有效优化了交通流量。
全球相关性与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研究结果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5年技术与创新报告》,印度在全球人工智能投资领域排名第十,投资额达到14亿美元,但仍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等领先经济体。印度拥有超过1300万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这一庞大的人才库为GitHub等全球知名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充分彰显了印度在开源创新领域的卓越能力。此外,包括印度理工学院海得拉巴分校和印度理工学院卡拉格普尔分校在内的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在该报告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进一步指出了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存在的差距,强调全球南方的118个国家尚未参与全球监管框架的讨论。印度在制定包容性人工智能政策方面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通过公众咨询机制和伦理框架体系,可为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提供重要的参考范例。
This article first appeared on India Briefing, our sister platform.